9月21日上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端论坛在重庆市合川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主题建言献策,深度交流。
开幕式上,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嗣方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更加注重区域市场化协作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产业链协同与重大产业平台共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新机制,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更加注重发挥数字化变革对市场化改革牵引作用,推进土地、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注重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在参与和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中发挥好应有作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颖表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下区域协同发展的“成渝路径”,有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一是优化区域国土空间治理。提升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区“双核”发展能级,推动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向都市圈外围疏解,培育郊区新城,带动中心城市外围区域发展。二是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强化区域市场制度规则统一,注重制度规则和设施平台相结合的市场底层基础建设,进一步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建设统一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三是促进区域产业协作共兴。以优化区域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为发展动能,加快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区域产业空间格局。四是深化“两区”适度分离改革。以行政重组改革为引领,连点成片推动高竹新区等川渝毗邻经济区整体打造跨省“两区”适度分离改革的试验示范空间,探索规划管理、土地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的跨省合作创新。五是协同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推动生态共建共保共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成渝氢走廊”“成渝绿电走廊”世界级绿色产业集群。共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环境权益交易机制。
在演讲环节,来自中国社科院等国家高端智库和川渝两地的5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认为,就成渝地区来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是简单的户籍变化,也不只是人口有序流动的问题,还要有支撑从农村到城市生活场景转换的体制机制,“对来城市打拼的人而言,‘进城’的内涵发生着变化。过去看重的是‘挣钱有门路’,如今人们还希望‘权益有保障’。”
“限制少了、门槛降了,配套全了、保障多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更省心,也更安心。”杜志雄说,当前,成渝各地应瞄准农业转移人口的新需求,在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领域出台各种配套措施,让他们无忧打拼、安心奋斗。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他认为,成渝应持续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携手培育新产业开辟新赛道、携手推动产业开放创新合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人事局)综合与法规处处长、研究员兰宗敏指出,成渝地区在我国国家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成渝地区也存在经济体量大而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协同发展不足、传统发展模式亟待转型等问题。兰宗敏表示,成渝地区还应该努力在创新驱动、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调整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探索总结可行的经验和方法。
“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手段,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廖祖君表示,成渝两地作为城乡体制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桥头堡”与“试验田”,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以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导向的“成渝方案”,为全国范围内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
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劲松认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进入到纵深发展新阶段,要因时因地、因势利导,在共建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共构统一开放大市场、共享均等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统一谋划、统筹布局,不断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持续推动经济圈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
21日下午,还举行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化改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三个分论坛,来自川渝两地的专家学者从多学科、多维度对以市场化改革推动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作出深度思考,发表新见解、提出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