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
  • 陈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
  • 擅长领域: 其他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北京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3370590290 QQ:863028124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北京大学召开健康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

主讲老师:陈功
发布时间:2023-11-06 15:01:04
课程领域:通用管理 其他
课程详情:

 2017年6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在新闻与传播学院347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联合主办,与会嘉宾就健康传播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师资配置、就业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副校长高松,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新闻与传播学院和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负责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媒体从业者出席了会议。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介绍了健康传播专业首批录取的学生情况,该专业今年共录取学生15名,包括6名免试推荐学生。他认为,从沟通角度来看,医学与传播学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一专业的开设正是医学部和新传学院相互融合的有益尝试。他希望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种好试验田”,培养出更多既掌握医学知识又通晓传播规律的人才。

  詹启敏指出,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发布,表明当前大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和人民的最高需求。只有将新闻传播的经验规律与医疗卫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才能向普通百姓进行有效的健康传播。这需要北大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整合新闻与传播学院及医学部的综合优势,推动健康医学传播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宋树立表示,这种服务包含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多个层面,因此健康传播至关重要。她认为,开设健康传播专业符合科学传播的规律、符合医学的真谛、符合群众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北大的定位与实力。

  韩启德谈道,医学具有科学属性、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传播学更是科学、艺术、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因此,在学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要认真探讨、慎之又慎。大家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为精细布局和具体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介绍了健康传播专业的学科背景、定位特色、课程设置等情况。该专业的设置创新了交叉学科模式,采用学术导师与业界导师并行的“双导师制”,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因材施教,开设具有不同侧重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开设该专业旨在通过两个学院(部)的强强联手,向社会输送既懂医学又懂传播规律的高质量复合人才。

  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对两院(部)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她说,从招生开始的面试环节到培养方案的研讨,医学部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始终坚持共同参与;之后双方也会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对生死、伦理等大众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此外,她还建议向业内人士开放课程,以培养学有所用的专业人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刘新传向在场嘉宾简要介绍了国外的健康传播教育情况。经过近40年的发展,美国健康传播教育的经费标准、平台设置、领域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北大要建设“双一流”大学,健康传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随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及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负责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媒体从业者分别就国内健康传播现状、人才培养目的、北大学科特色及课程设置定位等关键问题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贾爱英表示,健康传播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学术性、实践性和国际性,努力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北京大学人口所副所长陈功认为关键是要在学科设置中突出北大优势、体现北大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百精从人大新闻学与法学的跨学科体系构建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融合性课程”和“少教多学、加强实践”两点建议。《健康报》总编辑周冰指出,在信息混杂、公益与市场边界模糊的当下,使民众掌握分析信息、判断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北京卫视副总监邵晶围绕北京卫视《养生堂》《生命缘》等获得大众喜爱的健康类节目,提出了对健康传播人才的相关需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则认为,设置健康传播专业的终极目标在于“传播正确的,正确地传播”,当下促进国人健康行为的建立比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应当有更多创新和引领。

  之后,在场嘉宾围绕“创新与融合”主题,对该专业设置的价值及本次研讨会举行的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

  高松与大家分享了他参观美国医学院的经历。他说,国外医学院多以“健康教育”为办学理念。健康传播的意义在于让大众建立起以事实和概念为依据的理性医学观念。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背景开设针对性课程,同时也不能忽视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医患心理等方面的专业教育。

  郝平表示,北京大学党委和行政将全力以赴,按照“双一流”的高标准,以改革创新的建设理念支持跨学科体系的建立。校方将加大投入,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全力支持下共同发展培育新专业。

  研讨会最后,韩启德对该专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他认为专硕的重点是培养专业人才,业界人士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强于学生,因此可以考虑招收在职硕士;在人才培养方面,可采取体验式学习方式,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项目中学习,对互联网医疗、药物流通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热门话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传播专业的课程系统在“和而不同”“博而不专”的同时更要注重基础性,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当前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变化很快,其中健康传播方向是一个重要的新增长点,但健康传播人才极为匮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源地,具备多年的专业硕士培养经验。学院将立足前沿,直面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同时结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优质的医学教学科研资源,发挥强强联合的优势,开展健康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

其他课程

北京大学召开健康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
其他
 2017年6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在新闻与传播学院347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联合主办,与会嘉宾就健康传播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师资配置、就业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副校长高松,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
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3.6亿 年增860万人
其他
老年垂钓爱好者们聚集在洛阳桥栏杆垂钓,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也反映出老龄化进程加快。 新华社发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未来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功表示,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巨大的社会保障压力。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着力解决。规划指
启动会暨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研讨会在北大召开
其他
4月25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启动会暨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研讨会召开。北京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安钰峰,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龚六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马力,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陈卫星,369养老产业
1月19-20日 | 第六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会议议程
其他
第6届老年科学服务与健康论坛(SCSI2020)将于11月19日和20日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养老行业专家学者们将汇聚一堂,为推动全球老年服务与健康事业发展进行智慧交流和经验分享。今年,SCSI2020又有哪些亮点?让我们先睹为快。Q1、新科技周期背景催生新行业生态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面向未来的新技术体系
授课见证
推荐讲师

马成功

Office超级实战派讲师,国内IPO排版第一人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北京市

学员评价:

贾倩

注册形象设计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郑惠芳

人力资源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上海市

学员评价:

晏世乐

资深培训师,职业演说家,专业咨询顾问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文小林

实战人才培养应用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