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
  • 陈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
  • 擅长领域: 其他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北京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3370590290 QQ:863028124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启动会暨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研讨会在北大召开

主讲老师:陈功
发布时间:2023-11-06 14:56:27
课程领域:通用管理 其他
课程详情:

4月25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启动会暨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研讨会召开。北京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安钰峰,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龚六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马力,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陈卫星,369养老产业集团首席运营官王冉铭,台湾南开科技大学民生研究院原院长段伴虬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宋新明教授,北京大学智慧科学系罗定生副教授,北京大学燕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学祥,北京大学医院院长云虹,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书记王东敏副教授等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线上研讨会,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冠疫情下凸显的老年人需求和所暴露出的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相关议题。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教授主持。

部分参与会议的专家学者

龚六堂指出,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就提出北京大学要以“加强基础,提升应用,服务国家”为目的,最终落脚于“服务国家战略”。中国特色养老体系是中国特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取得了方方面面的重大成就,但伴随而来也出现较多社会性问题,老龄服务领域就是其中之一。在本次新冠疫情中,老龄服务也暴露出较多短板。因此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公共卫生等多学科跨学科领域专家进行综合研究,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对国家养老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陈功介绍了本次社科重大项目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关于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思考的专题演讲。他指出,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下,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趋势更加迫切、更有必要,课题组需加深对老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科学认识;明确老龄社会常态化对居家、社区、医疗、公共卫生等多领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思考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市场手段增加养老服务保障与供给;准确判断科技信息手段对养老服务供给和养老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陈功指出,本课题将通过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理论内涵认识和推进路径设计,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参考。

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分别对子课题研究重点内容、拟解决问题、研究设计与执行计划以及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报告和研讨。

项目子课题一题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研究”,负责人为北京诚和敬驿站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帅一。课题组从疫情常态化阶段要以社会治理角度重新看待老龄问题、将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纳入国家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动智慧养老服务进社区和家庭、把对老年人社区疫情防控宣贯纳入政府基本公共卫生和养老服务范围、转变思路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待养老问题、产学研结合加快专业人才储备等六个方面对新冠疫情防控下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进行了研讨,指出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项目子课题二题为“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研究”,负责人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主任郝晓宁。新冠疫情防控下,课题组分析了湖北省118家医养结合机构,发现现阶段医养结合水平与医养结合、康养指导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课题组将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医养康养结合的分级分类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总结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的服务实践经验与面临的挑战,厘清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体系的内涵与边界,提出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项目子课题三题为“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研究”,负责人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事业室主任李璐。课题组指出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规模、结构和质量、水平,以及与需求的对接程度,是衡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程度的关键因素,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是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标志。同时课题组强调在新冠疫情下将会聚焦于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领域趋势性变化,发挥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项目子课题四题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研究”,负责人为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课题组指出新冠疫情防治和防控中,虽然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形成很多创新型案例,但仍需明确社会力量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厘清在政府、企业之外社会组织、公益与志愿者作为第三部门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边界,总结提炼出社会力量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参与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经验与挑战,进而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社会力量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项目子课题五题为“养老服务科技支撑研究”,负责人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岚。课题组指出新冠疫情防控下,科技化手段已成为确保为老服务有效供给和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养老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对未来我国的老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发挥重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课题汇报完毕后,与会专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下针对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科技支撑等议题进行交流与总结。

杜鹏认为,本课题要重点围绕新冠疫情从养老服务体系中如何体现中国特色、新冠疫情反向促进管理机制、新冠疫情促进社区治理三个方面进一步聚焦治理体系能力和治理现代化。马力重点关注了新冠疫情下我国生物安全威胁、政治经济疾病、如何构建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治理模式等问题。郝福庆从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层面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在规律性的基础上,如何体现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特色;二是深入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医养结合体系中如何突出康养的重要性;三是明确课题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他建议补充兜底、普惠等重点内容,进一步结合政府的规划和相关政策。王杰秀强调了此次疫情中老年人、养老机构、养老行业三个方面的脆弱性,指出疫情下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隔离不足等问题。面对这些脆弱和问题,他建议课题组厘清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行业的规划,满足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陈卫星从经验和措施两方面梳理了新冠疫情对养老服务“变与不变”的影响。他指出不变的地方在于刚性的养老需求、中国快速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养老服务市场的规模、中国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等;短期变化在于养老服务机构成为重灾区,长期变化在于疫情中凸显医养和康养相结合的重要性、更加重视智慧养老等。王冉铭则从供给与养老服务业目前存在的盈利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分享。

段伴虬强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是一个新说法,需要厘清未来研究中二者结合前后的区别。在养老服务与产品供给方面,要加强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去思考产品设计,明确哪些养老服务是政府购买,哪些养老服务时政府提供。宋新明指出本课题突出了社区基层、多专业合作、服务机构的协调发展、社会组织的参与、产品供给及科技支撑,但仍需加强课题间的联系,突出实践应用方面。罗定生对课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如何从顶层设计、多学科交叉等方面突出中国特色;二是加强各子课题之间的联系;三是增加养老服务体系未来趋势的预判。云虹建议增强课题的实操性,加强系统化统筹安排,而不是局限于理论层面。校团委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李晓丹建议补充青年志愿者在提供为老服务时需要更为专业的知识,建立稳固的志愿服务渠道,沉淀社区,兼顾活动对社区的积极影响,发挥高校在社区中的作用。贾海霞则强调老年人的需求包括基本生活需求、卫生健康需求、精神需求和经济需求,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商业等服务满足。

安钰峰指出,我国一方面存在快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抚养比压力增大,“未富先老”现象突出。他建议本课题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结合北京大学离退休教师和燕园街道等快速老龄化和高龄化现实需求,着重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陪伴、社区治理、政府兜底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养老服务体系的价值取向问题。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特别是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老年人所及,想老年人所想,帮老年人所需,解老年人所难,真正能够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基于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建议,陈功代表项目组表示,将进一步吸收、修改完善项目内容和执行计划。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全球治理能力及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大考,也是对课题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将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快速形成较好的、较短的、实用的、较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成果。项目也将严格按照国家社科基金的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尽最大努力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其他课程

北京大学召开健康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
其他
 2017年6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在新闻与传播学院347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联合主办,与会嘉宾就健康传播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师资配置、就业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副校长高松,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
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3.6亿 年增860万人
其他
老年垂钓爱好者们聚集在洛阳桥栏杆垂钓,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也反映出老龄化进程加快。 新华社发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未来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功表示,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巨大的社会保障压力。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着力解决。规划指
启动会暨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研讨会在北大召开
其他
4月25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启动会暨新冠疫情下养老服务体系研讨会召开。北京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安钰峰,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龚六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马力,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陈卫星,369养老产业
1月19-20日 | 第六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会议议程
其他
第6届老年科学服务与健康论坛(SCSI2020)将于11月19日和20日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养老行业专家学者们将汇聚一堂,为推动全球老年服务与健康事业发展进行智慧交流和经验分享。今年,SCSI2020又有哪些亮点?让我们先睹为快。Q1、新科技周期背景催生新行业生态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面向未来的新技术体系
授课见证
推荐讲师

马成功

Office超级实战派讲师,国内IPO排版第一人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北京市

学员评价:

贾倩

注册形象设计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郑惠芳

人力资源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上海市

学员评价:

晏世乐

资深培训师,职业演说家,专业咨询顾问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文小林

实战人才培养应用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