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方法 步骤 工具 案例
今天的企业变革已经不再是修修补补,而是全面再造,目的是为了塑造一个新组织,这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管理模式的转变。一般而言,激进式变革对中国企业风险较大,更多的企业希望采取一种渐进式变革方式,通过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这就需要找到企业转型的“引擎”,通过发动“引擎”推动企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更新。
新组织设计“三引擎模型”
矩阵型组织结构、二元管理基础以及项目管理机制就是中国企业转型迈向新组织的三个引擎,所谓“模型”是指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任何一种引擎都需要其他两者支撑,从而形成一种稳定模式,有了这三大引擎,新组织变革即具备了基本条件。
纵观中外,但凡摆脱“传统”标签的企业都能发现“三引擎模型”的身影,这将是迈向新组织的必由之路,然而“三引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必须有效集成,才能发挥效果,从原理上看“三引擎”完全相通,关键在于如何集成,很多企业变革失败皆因于此。“三引擎模型”为新型组织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路径、步骤、工具,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系统化的企业变革方法论。
【课程内容】
一、新商业时代中国企业转型方向
1. 2018,大量淘沙,新组织崛起
2. 研讨:如何理解中国企业转型的关键词
3. 中国处于?.0时代
4.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5. 10S企业形态分析模型
6. 从进化—危机路线图认知中国企业转型
7. “转型”也是“转形”
二、新组织设计“三引擎模型”
1. 新商业时代市场的两大特点
2. 新组织形态特征:“链”“平台”“生态”
3. 传统管理模式特征:“三支柱模型”(职能型结构、产品管理机制、职位管理基础)
4. 新组织管理模式特征:新“三支柱模型”(流程型结构、流程管理机制、角色管理基础)
5. 转型企业管理模式特征: “三引擎模型”(矩阵型结构、项目管理机制、二元管理基础)
6. 为何是这“三引擎”?
三、引擎一:矩阵型组织结构
1. 研讨:一个新组织设计的关键问题
2. 企业组织结构演变规律
3. 直线型组织结构特征
4. 职能型组织结构特征
5. 流程型组织结构特征
6. 网络型组织结构特征
7. 中国企业转型“无形之手”——“二律背反”原则
8. 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宿命”——转型
9. 集团企业管控新模式:从“母子”到“伙伴”
10. 集团企业管控黄金法则(ABB的集团管控模式)
11. 职能部门转型升级——三大角色(战略指导中心、共赢合伙伙伴、共享服务平台)
12. 业务单元重新整合——两大原则(覆盖全价值链、自主经营)
13. 生态型企业时代即将到来
14. 组织形态管理案例库(美军的流程型组织,稻盛和夫的阿米巴,合弄制(Holacracy)的“圈子”、晨星公司的自组织管理、腾讯的“大三层金字塔、小三层金字塔”,阿里的“大中台、小前台”,华为的“铁三角”,海尔的“人单合一”,美的集团的“全价值链卓越运营”……)
四、引擎二:项目管理机制
1. 研讨:你的公司是“以客户为导向”吗?
2. 产品结构演变规律
3. 产品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的区别
4. 重新定义项目管理——全流程业务管理方式
5. 项目管理机制的两大要求:覆盖全流程、独立运行
6. 项目管理机制的五大特征: 差异化、创新性、独立性、灵活性、客户导向
7. 项目管理的权力机构——项目管理委员会、客户管理委员会
8. 项目的分类管理
9. 项目经理(负责人)功能定位
10. 项目管理三阶段——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
11. 价值创造:启动、计划、实施与控制、结束
12. 价值评价:项目评价、客户评价、团队评价
13. 价值分配:项目损益与项目奖励
14. 职能部门如何与业务单元有效对接
15. 项目管理工具包
五、引擎三:二元管理基础
1. 管理基础结构演变规律
2. 传统企业管理基础:职位管理
3. 职位管理系统的“硬伤”
4. 项目管理基础:能力管理
5.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不为人知奥秘
6. 角色管理是项目团队管理的基础
7. 能力管理基础构建内容
8. 案例分享:某公司职业能力体系建设
六、新组织配套管理机制设计
1. 基于“三引擎模型”的绩效管理机制建设
2. 基于“三引擎模型”的人才管理机制建设
3. 基于“三引擎模型”的薪酬管理机制建设
4. 基于“三引擎模型”的合伙人机制建设
5. 基于“三引擎模型”的股权激励机制设计
6. 案例分享:某公司合伙人制度及股权激励机制
七、迈向新组织的“三部曲”
1. 第一部曲:产品(事业部)矩阵型
2. 第二部曲:混合(事业部)矩阵型
3. 第三部曲:客户(事业部)矩阵型
4. 华为的“三引擎模型”特点
5. 海尔的“三引擎模型”特点
6. 蓝色巨人IBM为何能“让大象跳舞”?
7. GE的零层管理 无边界行为 群策群力
8. 3M如何成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
9. HP如何走出“多头管理”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