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形势下房企拿地模式创新、
项目兼并收购与合作开发及风险控制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关于目前的土地市场》
2018的房地产市场表现特征与研判
1.供需矛盾未见好转,地王仍现,房价趋平,压力未减
2.金融政策施压,货币趋紧,真的上涨乏力?
3.房企竞争惨烈,拿地冲动未退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转型与升级
房地产行业投资环境分析与决策
1.2018年房地产业的政策导向
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形势
房地产调整的宏观规律及变化应对
国开行棚改近期动态政策分析
黄奇帆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若干思考
2018年以来任志强、叶檀的楼市抢房分析第二部分《关于拿地》
一、企业如何正确的拿地?
1.区域土地开发模式的转变
(1)、粗放开发方式向集约开发方式的转变
(2)、房地合一方式向房地分离方式的转变
(3)、生地开发方式向熟地开发方式的转变
(4)、企业投资战略和惯性
案例解析:标杆房企高层的投资职能与权限对比
、企业自身产品定位之“有所为和不为”
案例解析:标杆企业前期投资测算定位和风险控制
(6)、前期投资测算定位和风险控制
(7)、从营销前置(“客户、产品与土地”)的视角去解读土地
案例解析:房企拿地全攻略
八大“勾地”攻略及地产并购实务
(1)、三种最常见的方式
①股权转让
②合伙成立项目公司
③以“联合开发”的名义
案例解析:兼并或合并、在建项目转让
④兼并或合并(退二进三)
⑤在建项目转让
案例解析:海南中建 xx与xx城开集团合作建房
⑥股权托管(适用于集团化企业下的兄弟公司之间)
⑦变更用地类型
⑧染指“插花规划”
(2)、当前形势下,兼并收购研究
①兼并收购决策依据
②收购交易的主体确定
③兼并收购的基本流程
④收购对价
⑤对价支付
(3)、兼并收购模式选择
(A.资产收购 / B.股权收购 / C.合作开发 / D.国企重组)
A.资产收购
①概念
②资产收购的条件
③合同体系
④收购流程、关键节点
⑤优劣势分析
⑥收购协议的签订和落实
案例解析:某标杆公司收购协议的条款设置
B.股权收购
①概念
②收购流程
③优劣势分析
④当前标杆公司股权收购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式
案例解析:房地产项目并购的主要疑难问题
合作开发
①规范化联合模式 一方出地,一方出钱
②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模式
③以土地使用权投资模式
④整体产权转移模式
⑤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万科项目开发股权合作模式
D.国企重组案例:招商局地产—蛇口工业区等
3. 土地兼并收购拓展谈判的策略及技巧
(1)、兼并过程中的尽职调查要素
案例解析:律师的尽调报告清单和成果
(2)、溢价处理方式
(3)、关键节点控制
(4)、违约责任界定
(5)、动态管理与风险控制
(6)、如何利用外资收购
案例解析:远洋地产收购案例
(7)、谈判对象研究和识别
(8)、谈判目标和谈判“红线”的确定
(9)、收购谈判要点
(10)、谈判的策略和技巧
(11)、其它谈判的注意事项(12项注意点)
案例分析:企业并购中常见的九大问题
4.股权收购项目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
(1)、法规政策
(2)、交易结构
(3)、税务的尽职调查清单及案例分析
(4)、并购交易谈判及文件清单
(5)、收购不同性质企业股权的法律障碍
(6)、股权收购如何合理避税
(7)、股权收购获取项目的利弊分析
(8)、股权收购项目风险的事前、事中风险防范,事后处置
案例分析:股权收购及并购项目的八大问题
案例解析:标杆地产如何把控股权收的风险?
第三部分:《关于房地产的拿地创新方向及敏感点》
一、案例剖析房地产拿地模式
1.新市镇(特色小镇等)开发模式
2.产城融合(华夏幸福模式)案例
3.轻资产模式(名牌联合模式)
4.城市更新(大湾区xx市勾地案例解析)
5.主题地产模式(华侨城xx文旅小镇案例)6.商业综合体带动模式
7.集体土地土地流转类
A.大盘开发模式
B.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的拿地
C.租售并举的配置用地
8.房地产合作开发的四种方式
案例解析:联合体拿地,合作双方新玩法
9.产业地产创新驱动模式思考
二、标杆地产内部投资体系及专项奖罚制度案例
1.拿地专项考核与奖罚
2.报批报建专项奖罚节点设置与条款梳理
3.合伙人模式与年薪制度
4.中介市场的居间游戏规则
三、标杆企业投资拿地风险类型及控制策略
1.各种风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
2.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
3.项目后评价对拿地风险管理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