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不良的用声习惯
导言:
一般人的用声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或训练,人们的用声习惯,一方面受到先天的发声器官和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中,接受了自己所亲近的人,佩服的人的声音状态的影响,这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下意识的学习和内模仿。人们的用声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与"不自然"两种。自然的用声,是指说话人的喉部比较放松,气息比较通畅,旁人听起来音色自然,舒服,不别扭。不自然的用声,旁人听起来直觉是音色旁人感觉不舒服,究其原因,往往是喉部加了额外的负担——捏,挤,压,或者鼻音色彩过重。有的人追求亮音,下意识地捏挤嗓子,也就是喉部肌肉纵向使力,发出尖细,生硬的声音。
纠正不良的用声习惯要从心里和生理两方面进行控制,首先在心里上要确定"用声自然"的信念,再次,掌握科学用声方法,并通过一些对比性,针对性的练习,在发音方法上找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从而改变错误的用声习惯。
1.纠正鼻音
2.克服声散
3. 克服声音尖紧
4克服声音发嗲
5.克服声闷靠后
总结:
注意嗓音保护总的原则是:科学,积极。
首先,就必须学会科学用声方法,这样声音才能得到根本的保护。
其次,通过练习增强发声能力,使我们的声音高低,强弱有一定的幅度,而且变化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