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个人养老金三支柱发展策略受专题研讨会”,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出席会议并进行点评发言。董克用分别从政策层面、产品层面、操作层面及公众教育层面对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具体发展策略进行分享。董克用建议,应抓紧时机扩大第三支柱覆盖面,并根据当下潜在客户群体特点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之间应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做好养老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同时做好养老金融培育工作。
国务院《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以来,全社会都在等待政策落地的具体细节。本次会议恰逢其时,有利于促进各界达成一些共识。我利用这个机会,简单谈四个观点。
第一,关于政府政策的问题。《意见》出来之后,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到底将来有多少人能受益?我们确实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在一开始,受众面确实不会很广,但在试行阶段就应考虑尽量扩大这一制度的覆盖面。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和现在讨论的第三支柱非常相似,能否利用这个机会完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养老难点,显得尤为重要。这个群体虽然加入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5亿多人,但保障水平很低,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养老金人均每月仅有170元。能否利用这个时机,研究一些机制上的创新,吸引进城务工且长期稳定的农民工群体尽快加入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体系中。
我们不一定总在EET税收待遇上想办法,如果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也愿意存1.2万元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是不是可以直接按EEE税收待遇进行处理。或者说即使享受了不到1.2万元的税收优惠,个人还是愿意付费购买养老保障产品,政策也应当予以鼓励。采取EEE的税收待遇方式对国家财政而言没有什么损失。而对于低收入者,建议还是进行财政补贴以完善其养老保障诉求。当然,目前我国财政制度在应对这一问题时还面临一些困难,所以建议是否利用这次机会首先推动解决灵活就业人群的养老保障问题。
第二,关于产品设计的问题。无论是监管还是行业,都在为第三支柱养老产品方面做出努力,希望设计出好的产品吸引公众参与其中。一个好的养老金融产品,就是最好的养老金融教育渠道。也需要明确的是,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产品。因受众年龄段、财富状况、心理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差异,某个养老金融产品无法兼顾所有诉求。因此,在产品层面,各个金融机构在今后的实践中大有可为,应针对差异化的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摸索出一套富有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规律。我国国民有储蓄的传统,今后长期的社会养老问题该怎么应对?现在我们讨论的养老产品已经不是针对50后、60后了,储蓄型养老产品应该针对80后、90后甚至00后,如何设计出符合他们这个群体的养老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关于操作层面的问题。操作层面的问题,属于个人养老金“最后一公里”的范畴,金融机构们设计好了产品,客户也觉得可以购买了,但在“最后一公里”处出现了问题。现在银行、基金、保险等机构都各自想自己的办法,是否可以跨行业合作,搭建跨界平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因为客户既对养老金融产品背后的设计原理不感兴趣,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他只需要一些简单的信息来判断购买哪种产品。
我们刚刚完成了对英国“自动加入”制度的研究,发现它建立的“NEST”平台里98%的参与者都选择默认产品,不做自主选择,结果发现第二年收益率不错,达到预期后就长期维持。这背后是跨行业合作的结果,客户仅看到一个十分简洁的产品界面,而界面背后是深度的跨行业协作,将复杂的产品构造留给金融机构,不要让客户感到购买养老金产品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第四,关于养老金融教育的问题。最近,我们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金融领域各个行业都在做投资者教育这项工作,机构们希望让消费者真正明白养老金融,主动推动养老保障三支柱的普及。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养老金融教育,而不仅仅进行产品层面的教育或是风险识别教育。这个全方位的教育要从学校做起,从学校一直延伸到老年人,做好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养老金融教育,这样才能把我国养老金融这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