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的】
1、 学会正确认识产生问题的各类原因。
2、 学会用系统性的方法分析质量问题和用系统的方法预防质量问题。
3、 学会针对根本原因建立具体可执行的措施。
【课程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授课中融入小组互动练习、实例分析练习、学员自评练习、知识口诀练习等多种形式。
2、课程亮点:四维认知EPPM模型、学习要素分析法、根本原因的三个维度、三种措施的区分、多种分析方法的介绍、纠正措施的标准化、预防措施工具的学习、质量问题实例分析。
【参与人员】
生产、设备、计划、质量、技术等相关部门的班组长、工程师、主管、经理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授课时长】1天(6小时)
【课程目录】
第一部分 8D基础知识
1、8D的八个步骤
2、8D的应用场合
3、辅助工具:认知生产现场——学习四维认知模型(简称EPPM模型)
4、总结与关键点
5、现场实操练习
第二部分 详细讲解8D的八个步骤
0、准备步骤:问题的发生或反应
1、步骤一:成立小组:组建多功能团队
2、步骤二:定义问题
2.1用5W2H来表述问题
2.2总结与关键点
2.3现场实操练习
3、步骤三:临时措施:
3.1学习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3.2临时措施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3.3总结与关键点
3.4现场实操练习
4、步骤四:原因分析
4.1认识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流出原因
4.2学习根本原因的三个维度
4.3分析问题的目的和各种方法
4.4总结与关键点
4.5现场实操练习
5、步骤五:改善对策
5.1什么是具体可执行的纠正措施
5.2纠正措施的风险评估与实施计划表
5.3总结与关键点
5.4现场实操练习
6、步骤六: 效果验证
6.1确认消除根本原因、确认纠正措施有效、确认没有负面风险影响。
6.2总结与关键点
6.3现场实操练习
7、步骤七:预防发生
7.1什么是纠正措施的标准化
7.2预防措施工具:防错和FMEA(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7.3总结与关键点
7.4现场实操练习
8、步骤八:团队祝贺
第三部分 编制8D总结报告——如何通过8D总结报告来体现8D活动的输出成果。
第四部分 课程总结、学员自我复评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