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群书治要》——开创大唐盛世的“国家管理学”!
唐代贞观初年,唐太宗即位后,命令以魏征为首的一干大臣,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的历史资料,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撷取了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要之学,汇编成书。这部书,即是《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上起于黄帝,下止于晋代,从14000多部,共89000多卷古籍之中,摘取了其中的精华共50多万字,编成了《群书治要》这部书。
这部书的名字所蕴含的意思,就是从上古群书之中,摘取“治理国家所必须遵循的纲要和方法”,用这些方法来为今后的国家管理,做施政参考。
也正因为终日学习《群书治要》这样一部治国的集大成的著作,从中获取智慧和营养,唐太宗才得以开启了贞观之治,更是带领大唐走向了盛世之路!
由于古代印刷术没有普及,《群书治要》到宋代就已经失传,直到近代,这部书才从日本传回中国。
这部书如今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于近年来大力推广,但是由于这部著作是中国古代上万部古籍的浓缩,因此,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来说,学习起来,并非易事。
本课程是从“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个方面,帮助现代管理者解读《群书治要》这部经典管理巨著,让古代“治国之要”为现代企业管理服务,是本课程的宗旨!
课程收益
1. 帮助培训对象了解中国古代的治国经典《群书治要》
2. 帮助培训对象将《群书治要》中的治国思想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
课程对象:本课程适合各级管理者:企业家、高管人群、中层管理者等
课程特色:案例讲述 课堂讨论,帮助培训对象从历史中学习管理智慧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群书治要》,开创大唐盛世的“国家管理学”
一、《群书治要》是唐代以前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
1. 取自六经、四史、诸子百家
2. 《群书治要》的编写者是以魏征为首的唐太宗“内阁管理团队”
【案例分析】从唐太宗的纳谏到《群书治要》
二、《群书治要》帮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更开创了大唐盛世
1. 唐太宗和《群书治要》
2. 《群书治要》的纲要
【小组讨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是否需要读古代的历史?
第二章 《群书治要管理学》之一:君道——领导者的学问
一、修身
1. 戒贪
2. 勤俭
3. 迁善改过
【管理测试】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看一看,你的“修身之道”能得多少分?
二、敦亲
1. 家人
2. 亲友
【小组讨论】家族企业中,如何处理家族成员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三、反身内省
1. 正心
2. 内省
【小组讨论】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内省自身和学习他人的管理经验,哪个更重要?
四、尊贤
1. 任用贤才
2. 发掘贤才
【案例分析】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吸纳贤才的“人才生态圈”
五、纳谏
1. 纳谏和杜馋
2. 审断
【案例分析】齐景公和晏子的故事
第三章 《群书治要管理学》之二:臣术——管理者的学问
一、忠臣之道
1. 人臣的“六正”
2. 人臣的“六邪”
【管理测试】“六正”与“六邪”的现代测试,看一看,你占了几个?
二、劝谏之道
1. 帮助领导者的学问
2. 说话的学问
【小组讨论】作为高管,和老板相处时,应该如何修炼语言艺术?
三、举贤
1. 能人的发现系统
2. 为企业培养接班者
【案例分析】“推举贤良”与“推举佞臣”
第四章 《群书治要管理学》之三:贵德——管理者的修养
一、善于学习
1. 好学近于智,力行近于仁
2. 道法自然——掌握事物的规律
【管理测试】“学习力”测试——给自己测一测,看看自己是否与这个时代一起同步?
二、孝悌
1. 对待长者的学问
2. 影响下属的学问
【小组讨论】孝悌之道,如何在企业之中应用?
三、正己
1. 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2. 君子“七教”
【小组讨论】如何将君子的“七教”用于企业的团队管理中?
四、诚信
1. 仁德与教化
2. 如何让别人信任自己
【小组讨论】如何在企业内部推广诚信机制?
五、胸怀
1. 度量
2. 谦虚
【案例分析】领导者的“行有四仪”
第五章 《群书治要管理学》之四:为政——管理的根本
一、为政先务本
1.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 管理的真谛:让好习惯成为自然
【案例分析1】孔子的治国九法
【案例分析2】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二、知人善任
1. 选拔人才
2. 任用人才
【案例分析1】齐景公向晏子问贤
【案例分析2】选拔宰相的五个标准
三、教化
1. 上行下效
2. 礼仪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
四、爱民
1. 孔子眼中的仁道
2. 不患寡,患不均
【小组讨论】新时代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如何关心90后的下属?
五、纲纪
1. 善用“五伦”可治天下
2. 君臣的分工
【小组讨论】事必躬亲的领导者,对企业管理的利与弊
第六章 《群书治要管理学》之五:敬慎——危机防范与管理
一、防微杜渐
1. 积善与积恶
2.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案例分析】傲慢的管理团队是什么样的?
二、风俗
1. 和睦的重要性
2. 上慢下暴
【管理测试】你的企业和睦吗?
三、治乱
1. 孔子眼中的三种人不能用,用则必乱
2. 上下争利,国必乱矣
【小组讨论】对于大企业,如何协调公司总部和分支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警戒
1. 水和舟的关系
2. 孟子:好的管理是人和好的制度的结合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好的管理是人和好的制度的结合?
第七章 《群书治要管理学》之六:明辨——管理智慧
一、君子和小人
1. 君子之“道”
2. 小人之“术”
【管理测试】你的企业中,君子多,还是小人多?
二、知人情事故
1. 人之常情
2. 何为善解人情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社会中的人情世故?
三、明辨事理
1. 辨物的学问
2. 培养“识别和培养人才的能力”
【小组讨论】“借我一双慧眼吧”:汉书中记载,国家发生衰败时,会显现出一些征兆,同理可知,企业发生衰败之前,也会有一些征兆,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去发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