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对象】
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研发总监、研发经理、产品线经理,项目经理、人力资源绩效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等。
【培训收益】
1.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及绩效管理的核心观念
2.理解各类指标类型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形式和内在联系
3.把握指标选择的本质并灵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理解绩效管理的显性系统和隐形系统的一体两面
5.理解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掌握目标分解过程的流程和方法
7.掌握业内最佳实践PBC个人事业承诺的具体应用
8.掌握绩效管理的计划、辅导、评价、反馈等实操环节中的关键活动和方法
9.掌握员工激励的基本原理和激励的灵活运用
第一部分 深入的理解是好的开端:绩效管理概述
1.研发绩效管理中碰到的典型问题
1.1 研发管理者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者的分工与配合问题
1.2 研发领域的成果识别和检测判定的问题
1.3 研发领域的目标设定如何与公司的总体目标层层衔接的问题
1.4 研发领域的目标完成如何与绩效评估结果挂钩的问题
1.5 如何对研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驱动和激励的问题
2.最难的管理难题: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但又不仅仅是人的管理
3.理解的要点:如何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来理解绩效与绩效管理的真实内涵
4.绩效管理所对应的层次管理
4.1 个人层次及应关注的要点和方法
4.2 组织层次应关注的要点和方法
4.3 企业层次应关注的要点和方法
4.4 各个层次之间的要点之间的联系和方法的异同
5.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框架结构
6.演练:
6.1 演练内容: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的声音流传很广,而同一时期的三星在推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却大获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区别?通过材料阅读和讨论,分析讨论这一声音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6.2 演练目的:正确的看待绩效管理的价值和功用,并了解绩效管理的正确运用的核心要点
7.组织绩效管理的框架中绩效管理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8.介绍绩效管理对应于不同的管理层级时的基本流程
第二部分 绩效管理的坚实地基:指标系统
1.讨论分析:
1.1 罗列的典型现象为何不在常规的绩效考核内容中
1.2 罗列的现象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显性系统与隐性系统:
2.1 理解未完全显性化的真实的管理系统
2.2 避免绩效管理的‘书面化,形式主义’的误区
3.从组织和人员的选拔任用、努力贡献的过程维度识别的五大类别指标
3.1 PCI岗位胜任指标
3.2 PRI岗位职责指标
3.3 WAI工作态度指标
3.4 KPI关键业绩指标
3.5 NNI否决指标
3.6 拨开迷雾:
3.6.1五大类别的指标是如何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管理体系当中
3.6.2五大类指标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3.6.3如何启示我们去设置和识别研发的指标类型
4.指标系统如何与组织结构进行有效对照
5.讨论:如何应对指标选择的难题:过程VS结果,定性VS定量
6.指标定性到定量的量化方法
7.指标演练---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
7.1 演练过程:
7.1.1基于公司的现状和前述的内容,进行各类指标的设置,特别关注变化的指标部分
7.1.2将指标中的定性指标进行量化设计
7.2演练目的:将真实的绩效管理需求与企业环境相结合,并掌握非常重要的指标量化方法
第三部分 与企业经营紧密结合:目标分解与绩效计划制定
1.重量级模型工具:平衡计分卡BSC
1.1 平衡计分卡的模型构成
1.2 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和特点
1.3 四个维度之间的指标关系和相互联系
1.4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运用程序
2.在战略管理和日常绩效管理上使用BSC的异同
3.应用:如何进行基于框架的灵活应用
4.演练:
4.1 演练过程:在某公司的新产品事业部的既定的3年目标下,如何设定企业级的平衡计分卡,并分析应用的过程存在哪些困难和障碍
4.2 演练目的:理解平衡记分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难点,以及针对难点如何进行应对
5.平衡计分卡的归纳和总结
5.1 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前提
5.2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障碍和应对方法
6.战略目标和部门目标的分解过程与方法
6.1 目标分解涉及的内容
6.2 目标分解的总体流程
6.3 案例分析:战略地图的分解
6.4 案例分析:任务分工矩阵分解到部门
6.5 案例分析:KRA分解到部门
6.6 鱼骨图应用KRA与KPI
6.7 案例分析:KRA与KPI实例
6.8 指标树的分解方法
6.9 指标分解的MECE法则
6.10 确定各KPI的权重
6.11 确定基本目标值和挑战目标值
6.12 实操性判定的标尺工具:KPI评估表
6.13 建立KPI字典
7.演练:
7.1 演练过程:运用多种方法将前述的平衡记分卡得到的KRA进行部门分工和KPI提炼,并且对各KPI指标的有效性进行综合的评估,形成有实际操作可行性的KPI库
7.2 演练目的:掌握目标分解的各种方法,并且训练对KPI的指标进行有效性评估的方法,以提取出具备实际操作可行性的指标集合。
8.绩效计划制定
8.1 绩效计划与目标分解的区别与练习
8.2 绩效计划的周期性循环特点
8.3 基于宏观绩效管理政策的微观计划过程
8.4 绩效计划的参与者:研发管理者与HR管理者之间的协作
8.5 绩效计划制定的工作流程
8.5.1启动
8.5.2计划拟定
8.5.3双向协商
8.5.4发行存档
8.6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9.演练:
9.1 演练过程:结合绩效的宏观管理政策和周期,将常见的研发部门的管理目标进行SMART转化
9.2 演练目的:掌握SMART原则的实际操作方法,理解知易行难的道理,并在工作中进行转移训练,作为绩效计划的基础工作来强化训练
9.3 综合运用:绩效计划阶段的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业内优秀实践PBC与绩效辅导
1.业界优秀实践:个人事业承诺PBC介绍
1.1 思考: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特点
1.2 业界优秀实践PBC介绍
1.3 为什么要使用PBC个人绩效管理
1.4 PBC的绩效管理思想
1.5 PBC关注的内容
1.6 PBC的内在结构要求
1.6.1组织绩效目标
1.6.2个人绩效目标
1.6.3能力提升计划
1.7 如何制定PBC
1.8 PBC的形成过程
1.9 PBC的制定要求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