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结构分析(本公司产品案例典型分析)
轻量化的目标确立
轻量化设计的成本模型
轻量化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轻量化的构造
轻量化的材料选择
轻量化结构设计原则
l轻量化结构的设计原则
l规则一:直接的力导入与力平衡
l规则二:大的面积惯性矩与阻力矩
l规则三:轻盈的结构
l规则四:利用曲率的自然支撑作用
l规则五:在主承载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固设计
l规则六:优先遵循集成化原则
l规则七:面向可装配的机构轻量化设计
l规则八:达到预期的寿命设计
材料力学
l结构模型
n杆支撑结构:杆、梁
n平面支撑结构:盘、板、壳
n空间支撑结构:
l几何特征值
l弹性方程
l盘单元弹性定律
l板单元弹性定律
l壳单元的弹性定律
l力流
l力流与内力变量
l剪切力
l实心截面与管截面
l抗剪壁桁梁型材
l剪场设计
l加固箱式型材
静态不确定结构
l框架结构
l平面桁架结构
l空间桁架结构
l临界应力载荷
l部分挠曲方法
l杆压弯
l结构化型芯
l不稳定形状
杆与梁的稳定性
板材和管的凸起
加固性设计
l壳状结构
l压槽
l加强筋
l边界加固
l翻孔
连接技术
l铆接
l焊接
l粘接
l特殊连接
l螺栓连接
螺纹连接的设计计算基础:VDI2230
3载荷和变形条件
3.1可用的计算方法概述
3.2单个螺栓连接计算,力和变形分析
3.2.1同轴紧固单螺栓连接
3.2.2偏心紧固单螺栓连接
3.2.3单边开放的连接
3.2.4横向力的影响
4计算步骤
4.1概述
4.2说明
5数值计算
5.1连接的回弹
5.1.1螺栓的回弹
5.1.1.1轴向回弹
5.1.1.2弯曲回弹
5.1.2重叠被连接件的回弹
5.1.2.1同轴紧固单螺栓连接的回弹
5.1.2.2偏心紧固单螺栓连接的回弹
5.1.2.3偏心作用的轴向工作载荷的回弹
5.2载荷系数
5.2.1轴向作用的工作载荷的作用线-距离
5.2.2载荷系数
5.2.2.1基本原理
5.2.2.2确定载荷系数n的步骤
5.3载荷系数和附加螺栓载荷
5.3.1载荷系数和附加螺栓载荷的上限
5.3.1.1同轴负载
5.3.1.2偏心负载
5.3.1.3特殊情况下的外部弯曲力矩
5.3.2偏心载荷情况下上限的关系式
5.3.3开式连接的关系式
5.4预加载荷
5.4.1最小夹紧力
5.4.2预紧力的变化
5.4.2.1由于压陷和松弛产生的预紧力变化
5.4.2.2温度对预紧力的影响
5.4.3装配预紧力和拧紧力矩
5.4.3.1力矩控制拧紧
5.4.3.2转角控制拧紧
5.4.3.3屈服控制拧紧
5.4.3.4拧紧方法的比较
5.4.3.5最小装配预紧力
5.5应力和应变的计算
5.5.1装配应力
5.5.2工作应力
5.5.3交变应力
5.5.4螺栓头和螺母支承面的表面压力
5.5.5啮合长度
5.5.6剪切应力
5.5.6.1概述
5.5.6.2载荷分布
5.5.6.3静载荷
5.5.6.4动载荷
6提高螺栓连接工作可靠性的设计
6.1螺栓连接耐久性
6.2螺栓连接的松脱
l
不同拧紧工艺和超弹性拧紧基础
n扭紧工艺基础
n螺纹连接的摩擦系数的重要性
n角度和扭矩监测
n螺栓静态扭矩失效分析
n螺栓疲劳失效分析
l
结构优化
l数学优化方法
l结构参数的极值
l简单最小化计算
振动应力载荷结构
l应力载荷变化评估
l失效分析
l残余强度分析
结构可靠性分析
l系统可靠性
l MTTF
l早期失效和磨损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