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教授当年是著名的改革派的经济学者。如今,从“京城四少”到北京大学副校长,
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刘伟认为,不宜下猛药。他认为,通胀是政府发了大量的票子造成的,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治理通胀应成为长期政策,而不能采取短期的猛烈措施。
在刘伟看来,和通胀相伴随的一个现象是,垄断国企是有钱不愿投资,而民营企业想投资却拿不到贷款,这是因为,金融市场化严重滞后。他说:“中国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本身就比商品市场化混乱,但是中国的土地市场化实际上比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更滞后。相对于土地要素市场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化,包括货币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货币和资本,整个金融的市场化水平,比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水平还落后。因为它基本上是国家垄断的。”
作为长期呼吁要素市场化的经济学家,刘伟对政府的各种政府干预非常忧虑。他认为,政府干预是有成本的。一是使得资源低效配置,损害经济效率,二是产生政治上的恶果。刘伟说:“政府干预经济,特别是干预资源配置,行政权力直接卷入市场,可能出现一种局面,市场上的金钱找政府的行政特权、行政审批权等等去寻租,形成比较广泛的权钱交易,这样的话就很可怕了。”
刘伟认为,权力和金钱的结合,会形成一个怪圈。他说:“我们可以想象到政府干预的东西一定是稀缺的东西,越是稀缺的东西,往往政府越要去直接控制。政府越是直接控制,金钱和市场的货币力量,金钱的力量可能就越去找政府寻租,搞权钱交易。”
刘伟呼吁,要继续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如果不转变政府职能,那么,政府向百姓让利就不可实现,因为政府有其财政约束。转变政府职能也关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这一点,中国才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