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课程
- 11月22日,吴晓求出席“第四届赣江金融高端论坛”
- 宏观经济
- 11月22日,第四届赣江金融高端论坛于南昌江西财经大学举行,主题为“中国金融: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表示,对新的金融业态来说,必须构建与它的风险相匹配的风险内控体系,这对新的金融业态来说是当前面临最重要的任务。当然同等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监管创新,制定一个和金融业态相匹配的外部监管准则,这两者加起来就会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不断的发展。当然无论是内控还是外部
- 工农中建招等银行估值低于95%以上全球市场相类似的金融机构
- 宏观经济
- 2023年5月20日,以“坚定信心,高质量金融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盛大开幕。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出席并发表演讲。 吴晓求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30多年的变化有一些自己的特征,甚至在企业的估值理论中会出现一些新的元素,因此,对估值体系的研究是有巨大的探索空间、研究空间的。 他提到:“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业绩好的工农中建、招商银
- 吴晓求谈“中特估”:创新能力、并购能力因素影响了估值
- 宏观经济
- 2023年8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谈到了对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称“中特估”)的理解与认识。吴晓求说,“中特估”的热度虽然正在过去,但问题还停留在“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解释”,所以它一直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问题。有人说“中特估”涵盖央企控股和国企控股的企业,因为股东身份是央企和国企。很多人认为这类企业从数据表现上看,估值是
- 8月10日,吴晓求出席“光大银行召开光大私行品牌升级线上发布会”
- 宏观经济
- 光大银行召开光大私行品牌升级线上发布会,原人民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参会并做出发言。吴晓求表示,狭义指的是资产管理,主要是收益率。强调它的市场性、收益性、竞争的特点。广义指的是财富管理,是结构化的,是人生财务规划,涉及到资产端,负债端,流动性,周期性的安排。未来的重要盈利模式可能会走向金融服务,比如支付清算,交易,负债,资产端的管理,流动性的管理等。 未来中国社会,无论是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
- 高度重视资本市场资产供给端的制度改革
- 资本市场
- 8月24日,由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大会——《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3上)》发布会”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12期)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围绕发布会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首先指出,中国社会的财富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财富管理的地位日益凸显,其次剖析了财富管理的四大组成结构并强调需求和供给是其
- 估值理论体系中的中国元素|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 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理论体系,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尊重科学为原则,在充分地尊重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估值体系增添中国视角、补充中国经验,做出增量贡献。应当关注估值理论体系中的中国元素,需要重点关注制度文化背景,包括法律制度、传统文化特别是经济制度背景的影响,这些需要从学术上进行理性思考和研究。如何理解估值理论体系里中国元素的作用,具有巨大研究价值和理论拓展空间改革开放近45年来,
- 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提升市场的投资回报
- 资本市场
- 2023年9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一级教授吴晓求为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新生讲授新学年专业第一课,作了题为“资本市场成长的逻辑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的演讲。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近400名2023级研究生新生在现场聆听了吴晓求教授的精彩讲授。在两个半小时的演讲里,吴晓求教授从学术历程谈到治学态度,从宏观经济谈到法律制度,从资本市场的生成谈到
- 中国资本市场转型,须重视制度设计的漏洞
- 资本市场
- 受访者吴晓求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金融学一级教授,本文转自9月2日“经济观察报”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要完成功能转型》。 核心摘要 从理论反思看,当时股权分置改革后如何保持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完善市场的功能——由原来的融资市场逐步走向财富管理市场或者说投资市场,我们在制度设计上面有重大漏洞。 资产供给端改革的核心是让A股市场能够形成一个各方正
授课见证
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提升市场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