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科学化教育与培育课纲》
课程名称:《子女科学化教育与培育》
主讲:王攀老师 6课时
课程背景:
家长旧有的应对方式如何诱发了孩子的坏脾气,怎样去改变和处理。
家长了解依恋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创造条件形成安全的依恋,会让孩子人生发展更加顺利,受益无穷。
家长了解心理发展的理论,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很多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从自己的成长经历里去体会这种发展与变化。
课程简介:
以“儿童心理学”为核心学科,融合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点;讨论养育过程中的困惑,如何应对孩子的脾气问题;系统阐述亲子依恋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讲授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
课程目标:
短期目标:改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控制坏脾气;了解和熟悉亲子子依恋模式的类型以及性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冲突的核心概念。
长期目标: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塑造良好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家长学会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模式,从心理发展的视角看待与处理亲子关系,做到科学养育与培育。
授课对象:有养育孩子需求和面对孩子情绪困扰的父母,幼教和儿童教育工作者。
授课方式:讲师讲述、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互动答疑等方式
课程大纲/要点:
养育之惑:如何应对孩子的坏脾气
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孩子会有那些坏脾气
家长无效的应对方式
坏脾气孩子缺乏什么
促成孩子坏脾气的因素
如何应对坏脾气
积极合作式应对
遇到的阻碍
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其他问题
家庭
学校
因材施教:亲子关系里的依恋模式
依恋本质与意义
什么是依恋
依恋的功能
依恋的形成
依恋理论与类型
依恋理论创始人
依恋类型:陌生情景实验
跨文化的依恋研究
依恋与儿童发展
依恋与能力
依恋与人际交往
依恋与心理健康
叛逆
成瘾
抑郁
焦虑
因时施教:儿童心理发展
成长里的分离主题永恒的分离
分离焦虑
人格发展
本我:快乐
自我:现实
超我:道德
心理发展阶段
口欲期 :信任 0-1岁
肛欲期 :自主 1-3岁
性蕾期/俄狄浦斯期:竞争与合作 3-6岁
俄狄浦斯三角
阉割焦虑
潜伏期 6-12岁
生殖器期 12-16岁
心理发展与社会热点
心理学视角
过去——现在
内部动机——外部活动
热点事件
“房东”事件
“江歌”案
小结:Q & A
应对坏牌气孩子
亲子关系与依恋模式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