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2022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提出“4大稳楼市”措施,在倪鹏飞看来,房地产复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建议果断采取措施,助推楼市走向正轨!”
一年前的7月份,我国经济出现寒意,于是许多专家站出来为房地产发声、正名,明确表态房地产依然是我们经济支柱,不能轻易让它倒下。
所以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7月中旬的中新社“国是论坛:2022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提倡,中国应该尽快出台4项措施稳定楼市,这四项措施分别是:
第一、千方百计保持复工复产,方可保证经济可持续恢复和增长;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化解风险,尤其是加大开发并购贷款力度,支持债务延期,必要情况下,对困难企业实施救助。
第三、调整楼市调控政策,发挥一二线城市风向标作用,特别是放宽涨跌幅范围方面。
第四、将住房安居工程与化解房地产库存结合,既解决房屋库存问题,又能解决人民居住难问题。
这4项建议提出到现在,如今怎么样了呢?
01、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3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预计二季度和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4.9%,全年预计5.4%,假设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偏差不大,那么相比2022年的确在复苏。
从一季度已经统计出来的GDP增速4.5%来看,2023年全年经济复苏无疑,但距离2021年8%增速还有一定差距。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元,实际增速3.8%,收入增速如此之低,也难怪人们都要捂住钱袋子,宁可存钱也不愿投资消费。
城镇失业调查率从2月的5.6%降至5月份的5.2%,虽然趋势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就业极为失衡,16-24岁的调查失业率20.8%,25-59岁失业调查率4.1%,100个24岁以内的年轻人,平均每月就有20个失业。
可见,经济虽有复苏,但仍存在震荡可能性。
02、自从恒大出现暴雷后,全国烂尾楼问题引起国家高层重视,实话实说,很多买到烂尾楼的业主还得感谢恒大,如果不是因为恒大,或许国家还真不一定会把“保交房”首次在政治会议中提及出来。
然而保交房专项资金毕竟有限,难以全方面覆盖所有烂尾楼,以至于不少烂尾工程仍未启动,而得到保交房资金支持的楼盘,由于前期拖欠工程款、材料款,也出现了工期延缓现象。
针对老百姓的利益,国家或许还能通过保交房政策救助,但是对于房企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智研咨询统计的106家上市房企披露数据显示,其中41家上市房企出现净亏损,上市房企净亏损率达到38.68%。
A股上市房企中,8家房企已触发终止上市条件,面临强制退市,另外还有12家房企股价低于2元/股,处于退市边缘。
这些房企大多曾是千亿级别房企,如今走向退市局面,可见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平静,洗牌或在所难免,并非国家不想救,而是没有条件救这些即将退市的上市房企。
03、国家统计发布的1-5月份商品房销售数据显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为46440万平方米、49787亿元,分别同比-0.9%、+8.4%。
表面来看全国房价均价并没有下跌。
而事实上,楼市出现严重分化现象,全国100城商品库存面积64120万平方米中,一、二、三线城市库存面积分别为3141万平方米、25021万平方米和22343万平方米,说明二三线城市房子库存去化压力最大。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二三线城市人口被一线城市虹吸,即便去库存与安居工程绑定在一起,也难以起到消化二三线城市库存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清晰感受到,地方城市为了稳地价,并没有对楼市放宽涨幅限制(今年主要是跌幅),大部分城市依旧被限制在跌幅不超过15%以内。
实际上,即便放开跌幅不超过15%限制,开发商也没有更多降价空间了,因为土地成本(30%)、建安成本(40%)、纳税成本(15%)三者加在一起已经达到85%,很多房企9折或者95折卖房,实际利润只有5%-10%。
当然别拿恒大来做比较,恒大在当年拿地可是地方城市重点照顾的对象,土地成本只有10%-20%,所以当年恒大敢7折卖房并非一时冲动。
04、由此可见,所谓的稳楼市措施,其实存在诸多矛盾之处。
收入起不来,对买房就没有信心,何来稳房价一说?
房价降不下来,购房者手中余粮不足,何来稳住房消费一说?
房子卖不掉,人们对买房不再急切,何来房企盈利一说?
房企不能盈利,现金流危机反而威胁企业正常运转,何来稳地价一说?
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都是过去房地产快速发展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一开始就注定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的土拍模式,房企争着、抢着拍地,0成本的地价被炒出天价,等到发现问题所在后才进行调整(设置溢价率上限),然而这个时候地价、房价已经过高,即便“土地爷”摆酒卖地,开发商也表示:整不动了。
现在看来,不少人给予厚望,认为救楼市很简单,或许要打脸了。
救楼市完全不是专家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根源上的问题,又不能去解决根源,只能用时间换空间,过去20年房价上涨得不是过快么?接下来不救楼市让房价不上涨就可以了,先把就业搞起来,把经济搞起来,既保住“土地爷”脸面,又能借此让经济减轻对房地产依赖。
这种感觉,只有靠时间慢慢推移,才会有所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