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已经成为企业培训的痛疾:引入大量的外部讲师授课后,企业越来越感觉是“隔靴搔痒”,这些培训无法触及本企业业务实际;经理层和员工听了太多的“可乐大战”这样的经典案例、熟稔了“蓝海战略”等一个又一个管理流行语,可是企业内部知识和经验却丝毫没有沉淀。
在诸如GE、丰田等世界级企业,内部讲师占到企业培训讲师资源的60%以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企业内部知识和经验传递的重任,必须由企业“内部讲师”来承担,从而才能够将企业独特的价值沉淀并传播出去。企业知识是火种,内部讲师是传承火种的火炬。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结构化,是内部讲师传播这些知识火种的使命。
内部讲师培养不是“焰火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昙花一现,需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打造为企业的“长效工程”。
本课程立足于第二阶段“课程开发师”培养,课程将解决的问题:
培训内容贴合企业业务:明确课程开发的“四定”起点,产出符合需求的课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开发课程流程,即使是技术课程也能深入浅出、精彩易懂
学习方式实现赋能目标:利用心理学的相关效应,引入引导式课程设计技巧,提高课程的培训效果;确保课程开发“有效” “有趣”,在提升学员参与度的同时达成培训目标
课程标准化扩大推广范围:将思维导图与课程逻辑结构化构建相结合,确保课程逻辑思路清晰;按照标准化课程包五要件进行课程开发
【学员收益】
通过一天的项目学习,学员能够掌握课程开发和评估这两个环节中重要的原则、方法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并对授课技巧进行强化训练。使学员在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范例学习以及个人练习等多样的学习体验,完成2小时的微课件开发或原内训课件优化。真正使学员从“知道”到“会用”,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打造企业内训核心竞争力,加速组织经验传播。
【课程时长】
1-2天授课 1天辅导
结合学员课件制作或优化,将课件评估要素融入现场诊断,10分钟说课,进行一对一辅导。(视企业要求而定)
【适合对象】需要进行课程开发的内训师
【课程大纲】
一、以终为始“四定”
【讨论】课程开发过程中,是否也存在这些困惑?
四定内容
定目的
定任务
定对象
定目标
定位方法
分析逻辑
调查逻辑
数据整合
沟通确认
培训课程四大类型
知识普及型
问题解决型
专题修炼型
系列修炼型
案例:“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次失败的课程开发案例,授课硬伤暴露无遗
演练:你的课程定位
二、资料提炼筛选
【讨论】资料收集途径
外部资源收集
内部资源
分类筛选
分类资料
装“箱子”
定标签
筛选资料
“少即是多”原则
案例:组织智慧提炼“四有”标准
演练1:STAR模型具体提炼步骤
演练2:留存的标准
研讨:专家经验萃取法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三、左脑设计大纲
逻辑工具
逻辑工具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使用金字塔结构搭建课程框架的操作要点
使用思维导图构建授课思路的操作要点
提炼“桩子”
案例:变
演练1:绘制你的三亚之旅思维导图
演练2:星期天逛公园
四、右脑编排形式
引导式互动设计
引导式互动设计原则
案例的编写与呈现
明确案例编写的目的
案例的选材的四原则
案例的编写技巧
案例的讲评技巧
【练习】设计模式的FISH模型
【练习】组建概念模型
强化PPT演示
文字演示
图片演示
表格演示
逻辑演示
案例1:“文不如表 表不如图”
案例2:借用生活中的图形
演练1:“信手涂鸦”简笔画
演练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