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质量管理是一家公司的基础管理,如何定义和构建质量体系和质量文化决定了公司质量工作做到什么程度。
以前,很多企业认为质量管理就是测试、质量控制,而且只关注结果质量,这导致我们大量进行质量控制的投入,但是结果质量收效甚微。
华为作为一家研发制造型企业的标杆,他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文化值得我们学习。
本客户就是以华为的公司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为线索,以研发质量管理为中心,以重大的研发质量管理活动为实战,帮助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提升质量意识,建立研发质量管理框架,掌握研发质量管理的重要活动和方法。
课程收益
l 了解标杆研发制造型企业的质量管理框架和文化
l 了解研发质量管理框架和活动
l 建立质量目标配置方法
l 建立技术评审通过标准
l 构建各功能领域交付质量要求
参加对象
企业总裁/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项目团队,质量部、研发部等各部门领导
第一天:
一、HW质量管理体系的演进历程
1、 HW的十七年质量管理体系的演进历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战略、有步骤的逐步实现
2、 HW质量管理业务总览:HW的质量管理活动已有效地融入到了各主要业务流程当中
3、 HW质量管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融合,从多个维度完善体系
4、 HW“1 2 3 4”特色质量文化有效落地,形成尊重规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零缺陷、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5、 管理评审:通过最高管理者评价活动来总结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并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寻求任何可能改进的机会
6、 管理者应负责质量规划,制定质量目标,并设定挑战性的质量改进目标
7、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兼顾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的质量度量体系,形成卓越绩效管理
8、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单实用的质量工具方法集合,有效提升质量工程方法的能力
9、 内外兼顾的质量审核机制,促进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10、 端到端、全领域的质量组织,覆盖HW所有业务模块,无死角地保证企业质量
11、 构建以流程为基础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模型,形成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的闭环和持续改进
12、 HW质量综合管理,全方面促进和保障大质量体系构建
13、 研讨:从华为公司的质量管理发展历程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研发质量管理最佳实践
1、 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是继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基于IPD流程和跨部门组织进行构建
2、 IPD流程架构总览
3、 分层流程与指标体系-指标体系
4、 四级文件体系
5、 研发质量管理组织保证
5.1 功能领域QA作为PDT核心组的扩展组,执行功能领域质量活动,实现功能领域质量目标
5.2 矩阵式质量管理组织促进质量管理落地
5.3 PQA的职责:客户满意度提升的促进者、技术产品包质量保证的责任者、重量级团队质量环境和能力的建设者
5.4 各功能领域QA职责:协助功能领域代表,配合PQA实现功能领域和产品的质量目标
5.5 研讨:从华为公司的研发质量管理组织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6、 研发质量管理活动总体框架
6.1 HW研发质量管理-产品E2E质量管理(全景图)
6.2 研发质量管理流程架构
6.3 采用合同式的管理思想,将产品质量活动贯穿于IPD流程始终
6.4 研发质量管理覆盖IPD中产品实现和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6.5 研讨:从华为公司的研发质量管理架构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7、 研发质量管理活动
7.1 产品质量策划:致力于制订质量目标、确定运行过程和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7.2 质量控制:通过流程规定或质量策划报告中增加的质量控制活动,发现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保证业务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7.3 TR、Sub-TR、Peer Review
7.4 TR、xR和DCP的评审决策程序
7.5 xR(含RDR)、TR和DCP的关系
7.6 质量保证:向外部干系人(包括管理者/客户等)提供适当对业务过程和交付件(产品/服务)的可视性,致力于提供对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信任
7.7 质量改进:通过对质量问题的解决和质量度量分析,确定质量改进行为
7.8 研讨:从华为公司的研发质量管理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天:
三、质量目标设置
1、 产品质量策划:致力于制订质量目标、确定运行过程和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2、 PDT项目组考核目标-PDT项目合同评估
3、 PDT项目组考核目标-PDT项目二次合同评估
4、 开发领域
5、 制造领域
6、 供应采购
7、 市场/产品管理
8、 技术服务
9、 研讨:我们的研发质量目标应该是什么?
四、技术评审标准
1、 TR、Sub-TR、Peer Review
2、 TR1最低通过标准
3、 TR2最低通过标准
4、 TR3最低通过标准
5、 TR4最低通过标准
6、 TR4A最低通过标准
7、 TR5最低通过标准
8、 TR6最低通过标准
9、 研讨:我们的研发技术评审通过标准应该是什么?
五、xR的评审要素
1、 TR、xR和DCP的评审决策程序
2、 MR的关注点
3、 SR评审点简介
4、 SCR定义与目的
5、 POR定义,与TR、DCP评审点的关系图
6、 RDR主要关注点及活动
7、 研讨:我们的各领域的质量评审要素应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