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时间:3天
培训对象:电力企业基层班组长。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班组长可以掌握如何进行班组教育、班组管理与队伍管理技能,提升班组长班组管理素养。
培训方式:讲解 视频播放 案例分析 经验分享 讨论互动 练习
课程大纲:
n 前言:案例分析
– 全国电网公司近年来事故案例(警钟长鸣)
– 汕尾供电局“7.30”两名输电运行人员烧伤事故事件=做成纠正预防报告
– 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9.24”营销人员触电死亡事故
n 模块一:加强班组日常安全教育,创建学习型班组
– 班组是学习的最有效组织
– 走出学习型班组创建的十大智障
– 确立班组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Ÿ 确立班组的共同愿景
Ÿ 员工对团队目标的认知
Ÿ 班组建设目标的达成
Ÿ 小游戏:铁钉
Ÿ 班组目标的分解
Ÿ 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
– 创建学习型班组的三个要点
– 建立班组管理体系
Ÿ 新时代的“师徒制”
Ÿ 如何调动员工的竞争意识
Ÿ 创建学习型班组的三个步骤
– 班组培训教导技能
Ÿ 培训的要点
Ÿ 班组长培训“七大手法”
– 班组分享技能
Ÿ 会议的要点
Ÿ 会议的形式
Ÿ 开好“三会”
n 模块二:班组长如何进行队伍安全管理
– 基本概念
– 如何打造高效领导力团队?
– 如何建设全面领导力
Ÿ 游戏测试:红黑游戏
Ÿ 落实有感领导
Ÿ 个人领导魅力提升
– 如何提升自我领导力
– 如何激励下属
– 如何带领团队
– 如何辅导下属
- 如何让领导认可班组管理?
Ÿ 坚决执行,领导都是对的
Ÿ 不议论领导的安全决策
Ÿ 结果至上,用数字说话
Ÿ 勇于承担
- 如何让其他部门/同事认可班组管理?
Ÿ 摆脱本位主义
Ÿ 做人第一,做事第二
Ÿ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Ÿ 让于名利,无欲则刚
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n 模块三:班组长承上启下式管理沟通
– 什么是沟通
– 沟通的三种情况
– 沟通的过程
– 不良的沟通会带来哪些后果?
– 沟通的种类
• 上行/下行/平行
• 正式/非正式
• 单向/双向/多向
• 上行沟通
– 沟通的方式
– 沟通是一种交谊舞
– 沟通中的障碍
– 造成沟通困难的因素
– 沟通中的脱节
– 沟通的四个特点
– 有效沟通的四个原则
– 有效沟通的基本技巧
– 有效沟通的基本步骤
– 班组长如何与班组员工沟通(启下)
• 共情氛围营造
• 沟通时机技巧
• 沟通态度技巧
• 沟通语言技巧
• 沟通环境技巧
• 沟通沉默技巧
• 沟通鼓励技巧
• 沟通倾听技巧
• 风险评估式的安全沟通技巧
• 漏斗式的安全沟通技巧
• 有效地现场安全指导技巧
– 班组如何与上级领导沟通(承上)
• 沟通的时机
• 沟通的内容
• 沟通的要求
n 模块四:班组长如何组织实施班组安全管理
– 讨论: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当中,谁是最关键角色呢?
– 基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的重要性
– 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要超前
– 养成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
• 最基本的安全习惯
• 安全作业“四个五”
– 如何开好班前/班后会?
• 班前/班后会的方式
• 班前/班后会的内容
• 班前/班后会的风险沟通
– 班前准备
• 明确任务
• 作业任务危险源辨识
• 落实责任
• 交接检查
– 班中监督
• 监督检查
• 作业安全观察与沟通
• 交互式教练现场辅导
• 班中协作
– 班后恢复
• 检查恢复
• 班后交接
n 模块五:班组长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技能
- 生产现场安全注意原则
Ÿ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Ÿ 遵守作业安全规定
Ÿ 遵守标志划线要求
Ÿ 各行其道各行其职
Ÿ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班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Ÿ 岗位与职责落实
Ÿ 规章制度、规程与标准制定
Ÿ 基层安全管理台账建设
Ÿ 安全经验分享
Ÿ 安全教育与培训
Ÿ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 班组长危险辨识技能
Ÿ 危险辨识原则
Ÿ 危险辨识方法
Ÿ 危险辨识技巧
– 班组长隐患排查技能
Ÿ 隐患排查方法
Ÿ 隐患管理流程
– 班组现场可视化管理
Ÿ 责任区管理
Ÿ 设备安全标识管理
Ÿ 设备的各种安全警示标识管理
Ÿ 看板管理
– 班组作业标准化
Ÿ 进行6S管理
Ÿ 6S管理内容与方法
– 作业现场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
n 模块六:班组习惯性违章行为可能因素分析
– 电力事故案例分析
• 从婚礼到葬礼
• 左右不分
• 混乱的电话
• 危险的人情
• 兄弟对不起
– 事故的致因理论
•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 人与机的轨迹交叉理论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视频播放:事故与原因的关系?
– 事故发生的系统结构原因
• 人的因素
• 物的因素
• 环境的因素
• 管理的因素
– 习惯性违章的主要表现形式
– 员工违章作业行为不安全心理解剖
• 讨论:违章与人的不安全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 人因失误-谁之过
• 主动性违章心理
• 被动性违章心理
– 个性心理与安全行为
• 需要、动机与安全
• 性格与安全
• 气质与安全
• 能力与安全
–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 疲劳因素
• 时间因素
•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
• 社会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