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思考过是否要写这篇“秘书长致辞”,如果只是“又一篇”致辞,多一篇对地球、对人类毫无贡献和意义的文章,而浪费了各方资源,那就不如不写。实际上又有多少人会关心某基金会的秘书长说了些什么呢?
回想过去十年来在中国的工作,许多片段历历在目。假如能总结出一点感悟,能给我们的支持者、学生和老师一些启发,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一点思考和改变,也许这篇文字会多了一份阅读的价值。
从1998年对人生下半场的顿悟,到2000年得到光华控股公司邵明路先生的错爱加入光华,再到2003年2月在北京开展光辉公益创业培训课程、助学项目、孤儿关爱项目,以及2008年构思NPO德鲁克学习会课程的可行性,至今这些项目的累计直接受益人数已超过10万人,全国志愿工作者500多名,亦建立了专业而富有激情的团队。一路走来,带给我很多人生感悟,现分享其中五点作为寄语:
1、深入思考组织的使命并有效与各方利益相关者沟通。BCF(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的使命“帮助人在尊严中发展,激发人在发展中奉献”是用心深度思考过的两句话,充分表达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的服务对象以及我们做什么和用什么态度。每位员工、老师和志愿者都能牢记于心,并且在工作中,在待人处事中演绎着。使命承载着我们的信念,它是组织的灵魂,每一个组织,无论性质如何和规模大小,都要有使命,不可或缺。
2、专注并做出成果。任何好的想法和计划,都必须要贯彻到底,不受其他不相干的机会影响。专注看似简单,但许多人做不到,特别是面对一些让人容易兴奋的、高曝光的活动或赚人热泪的机会时,会让人迷失方向。而非营利组织不是为了公众的掌声而做事,也不是为了奖项认可而做事,更不是为感情冲动而做事。德鲁克先生认为,每一个组织都像一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使命)。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功能的器官都运转正常,对于社会上给予的每一分资源都应该高效地使用,一切以成果为导向,这是验证我们工作有效性的依据。
3、经常界定新现实,走在变化之先。不迷恋过去的成功,不断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事。当国内九年义务教育渐渐普及,当卫生条件在提升,当有些机构追赶潮流地不断改变自己的方向做某些公益项目时,我们却选择有计划地淡出。每1到2年,我们都会问自己,BCF的生存意义是什么,社会还需要我们么?我们的使命需要修改吗?相对新的现实,我们的长处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哪里做出贡献?因而诞生了NPO德鲁克管理系列课程。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变化。因此我们要否定过去、主动变革,不沉迷在过去5A评级的光环中,这样组织才可能产生创新的空间,持续发展。
4、人才是永续经营的核心。我们都说人才很重要,但却很少有领导者真正懂得培养人才。现代知识工作者的特点是个性强、有主见、好奇、爱发问、敢于挑战权威、只愿意在他们尊敬的上级手下工作,威吓与权势只会让他们反感,失去有效性。因此,领导们必须有良好的品德,以身作则,善于激励,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带领团队。领导者必须提前做出培养接班人的工作,接纳与你性格和长处不一样的人,而不是找一个你的克隆版,因为你要寻找一个能带领组织进入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的人。
5、常问今天我能贡献什么?明天我又应该贡献什么?只有先从贡献出发,我们才可能达到最好的结果。今天许多平庸甚至低效的组织就是因为太多人只想着自己的好处,以一己之私盖过了组织的利益。任何带着私欲的决策都不会是最好的决策,那就更不可能做正确的事。当你想着给予和奉献的时候,你会得到最丰盛的回报,你愿意尝试吗?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有清晰地理念,明白我们不是来施舍,我们是通过教育,透过能力建设,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群体提升能力,让他们自力更生,不断更新,改善生活,改变命运,赢得有尊严的生活,并懂得回馈社会;同时,我们透过与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合作,为国内近千家NPO组织提供管理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帮助学员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诚实正直的领导者,共同为社会的福祉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