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新闻2月22日讯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陈增敬持续关注用金融思维解决科技、农业、民生等领域实际问题。今年的两会召开在即,陈增敬认为,可以发挥数字金融的作用促进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保驾护航。
这几天,陈增敬来到齐鲁银行,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探索更高效的科创企业信贷模式等问题进行调研。今年1月,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与齐鲁银行合作成立“金融数学实验室”,力争在金融风险防控、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金融数据治理和应用、数据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互补,实现新突破。
齐鲁银行行长助理吴刚认为,对于中国最有经济活力的科创型企业来说,过去面临着无抵押、无担保、无有效资产的状况,但是从科技生产力和数学竞争力来讲,这类的企业恰恰是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为陈增敬所带领的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研究团队指明了科研方向,他们正在研究一款全新的科创企业信贷授信模型,创新将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等数据认定为可抵押资产和研发投入,对其进行信贷等级评价,以此为依据提供解困资金、扶持资金和优惠贷款 。这款金融数据模型,有望改善金融机构和企业双方信息不对称,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共同把科创型企业的真正的数字技术、数字核心能力发掘出来,真正把科创企业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核心数字能力变成现现实实的融资工具、融资能力,同时也能规避一些金融风险,这是我们双方共同期待的结果。”吴刚表示。
在过去五年的科研和履职生活中,陈增敬致力于运用金融数学模型来解决经济社会的实际问题。比如,他提出推广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从而促进农民丰产增收,设立新型教育基金从而提高社会福利体系水平等等,目前均已在各地展开试点。
今年,立足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的工作,通过与行业交流和调研,陈增敬发现,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想要落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陈增敬向记者介绍,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正在进行很多原创性的研究,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些产品和成果可以进入孵化阶段,但是仅仅通过科研经费还不足以把这些产品的产业化,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给予资金支持,从而提高研发的水平。“原创性的开发很不容易,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些成果在研发过程,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就会半路而废。如果政府在关键时刻增加引导基金的话,可能就马上会转化成产业和产业群。”陈增敬表示。
为此,陈增敬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在科技创新领域,适当增加政府引导基金的规模、数量与品种,并且对已发行的政府引导基金适当允许增加延长期的时间,通过引导基金鼓励全社会创新,鼓励企业创新。
陈增敬希望,通过基金可以撬动社会资本,通过社会资本的投入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创业投资的规范高效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