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课程《线上微课设计与教学呈现技术》标准版课程参考大纲
线上主讲:张毅导师
【课程背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商业格局,颠覆了传统行业,产生一系列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职业人的学习需求也变得“实效化”和“碎片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教育培训的变革转型成为必然。“O2O混合式学习”、“微学习”、“在线学习”、“微课”等应运而生,成为众多培训业者追捧的形式。
2020年春疫情的严峻形势,所有线下培训暂停,线上培训爆炸式增长!培训师如何从线下培训转为线上培训?怎样进行心理建设?在课程设计上、呈现策略上有何不同?运用什么课程开发模型?如何设计线上的学习体验?在操作方面需要提升哪些技能?线上微课的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该如何设计?
基于以上难点和痛点,本课程将系统解析解决方案,实现本课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说明线上微课及课程开发模型的概念和全流程;
• 知晓线上微课授课的模式和方法,并进行相应准备;
• 澄清线上微课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技能目标:
• 运用线上微课FEDW四步敏捷开发模型设计优化一门线上课程;
• 运用线上微课的呈现技术,吸引学员注意力,增强学员的记忆深度,促进学员的行为改变,准备相关的教学配套;
• 创造有效服务教学目标的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
态度目标:
• 有信心设计、开发一流的线上微课
• 积极接纳线上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该方式进行讲授。
【课程对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内训师;培训主管、经理、总监;职业讲师。
【课时】约6小时,分为5节,每节60分钟授课练习,10分钟答疑。
【课程特色】张毅导师在16年教学生涯中,系统学习、应用成人教育原理和国际主流教学技术,融合全脑开发模式进行本课程的设计和讲授。每个模块都由相应工具支撑、输出,形成课程闭环。
课程参考大纲
倒计时提醒;线上学员状态定向
前言:IT改变世界:电子化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阶段
第一节:从线下到线上,培训师要做的各项准备(1H)
1、培训师的知识准备
• 微课的两大类——知识类微课、情境类微课
• 线上学习的两种形式: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
• 线上情境微课FEDW四步敏捷开发流程解析
2、培训师的技能准备
• 以学员为中心的创新型培训
• 线上情境微课开发的目的
• 线上情境微课两种开发模式
• 线上平台使用的基本技能
3、培训师的态度准备
• 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产品思维”
• 应对变革,接受变化,主动创新
• 线上教学的心理准备和状态准备
4、澄清:线上微课培训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
5、将线下课程转为线上,需要“量体裁衣”、“因式而变”
单元小结、答疑
第二节:线上情境微课FEDW四步敏捷开发流程解析(一)(1H)
1、第一步:聚焦情境——调研方向、规划情境、定义情境
Ÿ 调研需求:识别新需求、关键点、痛点;学员和内容的匹配度
Ÿ 规划情境:规划情境颗粒度——任务子集法、工作流节点法
Ÿ 定义情境:输入——加工——输出模型;设定学习目标
2、第二步:萃取知识——讨论挑战、分析个案、提炼知识
Ÿ 讨论挑战:内容萃取CCK模型、难点 痛点;
Ÿ 分析个案:案例选择、分析模型(BTC)
Ÿ 提炼知识:经验梳理、提炼表达
单元小结、答疑
第三节:线上情境微课FEDW四步开发流程解析(二)(1H)
3、第三步:设计架构——引发动机、学习要点、线上练习、确认效果
Ÿ 线上教学如何激发学员动机?
Ÿ 线上学习的要点设计策略
Ÿ 如何实现线上练习(案例分析)的教学循环?
Ÿ 如何确认学习效果?(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应用)
工具表:课程架构模板
4、第四步:编写课件——开场、分析、练习、检核该怎么设计?
• 开场四步法:名称、导入、目标、要点
• 分析四步法:呈现案例、研讨发表、深度分析、总结提炼
• 练习四步法:给定内容、布置练习、组织实施、讲师评价
• 总结四步法:回顾内容、反思收获、总结升华、提供资源
单元总结、答疑
第四节:给线上微课加点魔法:“锦上添花“的呈现技术(1H)
1、如何设计和包装培训课题?
Ÿ 工具:课题设计魔法棒
Ÿ 练习:优化课题思考与观点发表
2、如何呈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
Ÿ 记忆的七大原则
Ÿ WWHI结构 举例:如何开发课程?
Ÿ 顺序结构 举例:5S现场管理
Ÿ 并列结构 举例:情境管理
3、线上怎样组织交互式的讨论?
工具:线上头脑风暴讨论法的原则及规则
4、线上教学如何打动学员,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 开场的MOVE策略应用技巧
• 过程中的Review策略应用技巧
• 结尾的RECAP策略应用技巧
• 语调、发音、措辞、结构的把控技巧
单元总结、答疑
第五节:如何创造有效的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1H)
1、讲师手册的编制与准备方法
• 填写线上课程概述表
• 填写课前准备信息表
• 填写授课内容规划表
• 教学素材的准备清单
2、学员手册的编制与准备方法
• 满足学员的学习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导向
• 设计“need to know”、“nice to know”、“where to go”的相关内容
• 设计填空、记录栏、研讨活动说明、流程图(表)、参考资料、行动计划等
单元总结、答疑;
课程总结:微课不微,威力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