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幸福 企业发展 社会和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详解《弟子规》
主讲:辛雪峰
一、【课程背景】
改革开发三十多年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特别是道德滑坡和价值观缺失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一些企业因为道德缺失,只顾当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和人民的健康,“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择手段竞争、商业欺诈等事件层出不穷,低俗的文艺作品、淫秽的网络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些人漠视公平正义,以权谋私,忽视基本的道德信仰;一些人没有廉耻之心,做了坏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兄弟手足,蝇头小利,互相斗争;弑亲血案,不孝父母,时有发生;企业组织当中,做事推卸责任、寻找借口、执行不力、经常消极抱怨。。。。。。
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怎么回事?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灵和伦理道德出现了问题!《论语》告诉我们:“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要更好地解决上述困惑和问题,除了完善法制以外,必须要重视道德的教化力量!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2014年2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主席指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的孝悌谨信仁爱之道,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就是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孝悌、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
二、【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演变
从尧舜时代到清末民初的的发展历程。
二、百年文化之痛
1、世纪动荡,文化断层:多事之秋,危机重重;
2、学校教育,丢掉传统:重视技能,忽视德育;
3、家庭教育,舍本逐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4、企业管理,执行危机:职业素养,亟待提升。
三、新世纪,新希望
1、十八大对文化建设的解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精神的家园
2、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
第二单元:整体解读《弟子规》
一、经典心理互动游戏:我的人生抉择!
二、《弟子规》是什么?
三、现代人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1、个人身心和谐;
2、家庭幸福安康;
3、企业稳步发展;
4、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单元:详细剖析《弟子规》
第一部分:孝
何为“孝”?(互动:孝道测试十二题)
二十四孝案例解析
经典案例解析:为什么我们必须孝敬父母?
案例解析:孝的四层含义:
小孝:养父母之身
中孝:养父母之心
大孝:养父母之志
至孝:养父母之慧
践行孝道的十六个行为规范
平时如何与父母沟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长辈有过错,如何与其沟通?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互动案例分析:长辈有吸烟等的不良嗜好,你如何沟通?
案例解析:如果上司有过错了,作为部属如何劝谏?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经典案例解析:《孝感动天》、《芦衣顺母》
作为子女,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才符合孝道?
用心理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真谛;
解读:在企业等组织当中,“损公肥私”带来的果报。
解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案例解读:职场中的小习惯影响着大事业。
解析“儿行千里母担忧”;
出门就是带走父母最重要的财产;回家就是带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案例解读:在工作当中,培养“出门要向领导打招呼、回单位要向领导汇报”的基本职业素养。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案例解析:谨慎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工作升起敬畏之心!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A、互动研讨:做儿女的可曾经用心留意过我们的父母内心的声音?
B、案例解读:在职场中的生存智慧。
身有伤 贻亲忧
A、《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B、剖析:自毁、自杀等事件背后的根源与反思;
C、案例剖析:某知名企业员工自杀跳楼现象背后所隐藏的企业管理危机和漏洞;
德有伤 贻亲羞
A、何为“德”?
十八大报告为什么特别强调“加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什么特别强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B、解析《大学》之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C、“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D、职场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所面临的挑战?
E、企业选人以德为原则的四个标准?
平时的生活中,如何照顾好父母?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经典故事解析:黄香温席。
“晨昏定省”的祖训被抛弃的历史根源解析。
如何照顾病中的父母?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解析典故《亲尝汤药》
反例剖析:母亲住院,七个儿女无人问津,惨死离世。
现代孝子:28年如一日照顾父亲的王希海。
互动反思:当我老了的那一天,我的儿女会如何对我?
如何缅怀过世的亲人?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案例解析: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尽孝道的七个倡议。
第二部分:悌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1)“行勿懒”在家庭中延伸;
2)“人不在 己即到”体现在职场当中的“补位原则”,体现的思想为“大局观念、积极主动,自动自发”。
称尊长 勿呼名
1)“老哥老姐”背后的无知;
2)组织当中的职业规范解析。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案例解析:职场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剖析:当今“爷爷成孙子,孙子当爷爷”背后的反思
家庭不幸的根源分析:舍本逐末!“学好数理化,真的走遍全天下?做人不到位,最后功亏一篑!”
案例解析:基本家庭伦理规范在职场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家庭中的“同理心法则”
在职场中,要与时俱进,客观理解“勿见能”;
家庭中“没大没小”“长幼不分”背后的根源
不可忽视的基本职场礼仪。
家庭中,晚辈如何与长辈进行有礼貌地沟通交流?
案例解析:职场中,部属与领导沟通相处的基本行为规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工作中,推己及人,助人即是助己。
第三部分:谨
财物轻 怨何生
案例解析:“三兄弟为争老宅饿死老母”
言语忍 忿自泯
案例解析:汉文帝的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世界;
在职场中,同事之间的关系为何要像兄弟姊妹一样遵循“兄友弟恭”。
经典案例解析:“悌”的延伸——夫妻之间如何幸福和谐地相处?
“悌”的两层基本含义是什么?
当今社会“悌”的重要价值体现?
何为“悌”?
解析: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友弟恭的两个基本原则
生活中与尊长相处的九大行为规范
何为“谨”?
做到“谨”的十八项行为规范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1)经典互动游戏:深刻认知“时间就是生命”!
2)案例解析:时间管理的品质决定着生命的品质”;
3)分享:时间管理杠杆工具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生活中的小习惯决定大人生;
案例解析:良好的职业形象对工作的重要影响;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互动沟通:浮华攀比背后的根源;
案例解析:为什么为了买好手机不惜卖掉自己的肾脏?
提前消耗“福报”的恶果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从饮食的角度解析确保身体健康的原则
凡是掌握好度,过犹不及。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为什么不提倡年轻人饮酒?
过量饮酒对身体的危害解析;
我们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在工作中掌握恰当的应酬策略?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案例解读:言行举止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为什么说企业员工的举止是公司文化的折射?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案例解析:不是成功来得太晚,而是放弃得太早!
管理者学习古人识人的四个基本策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辩证解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视频:不良网络及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注意事项;
职场当中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案例解析:生活工作细节背后体现的是人的道德修养!
第四部分:信
何为“信”?
解析:诚信的原则为何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尤为弥足珍贵;
“凡出言 信为先”与职场与人相处之道
“见人善恶”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1、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2、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3、职场中为什么要树榜样、树典型?“标杆示范效应”解析;
如何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攀比”现象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案例解析:幸福人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对待别人的“批评”和给到自己的“赞誉”
1、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2、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3、解析:宽容的心态、宽广的胸怀是广交人脉的基础。
4、为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关系到企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错”?
1、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2、案例解析:职场中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3、解读:找借口很容易,但是推卸责任也意味着丧失机会。
第五部分:爱众
何为“爱众”?
二、为什么说“凡是人 皆需爱”是至高的智慧?
1、经典实验解析:水知道答案;
2、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践行“泛爱众”需秉承的十二个理念和行为规范
解析德高望重者备受尊重的根本原因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圣贤智慧解析:“德不孤,必有邻”!
面对人们的长短善恶我们需遵循哪些基本规范?
1)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2)案例解析:生活工作中,朋友、相亲、同事之间注意“流言蜚语”;
3)案例解析:马加爵案例的深刻反思;
如何面对取舍?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解读《道德经》: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案例:李嘉诚经营之道带给我们的管理启示。
如何恰当处理恩怨?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案例解析:一念之间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上司如何对待下属?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职场中领导人的言行举止对团队的重要影响。
第六部分:亲仁
何为“亲仁”?
二、如何辨识身边的人是否是“仁德之人”?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经典案例解析:梅兰芳家族的为何如此受人尊敬?
四、亲近仁德的人对我们人生的价值?
1)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2)不亲仁 无限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