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实施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中国企业急速增加,有不少企业从中收获丰硕的成果,因为只要实施TPM便可以成为「赚钱的现场」。但更多的企业在推行过程中总感觉不尽如人意。其实,TPM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只是我们在实施之初就对TPM的深层次内涵了解不够全面只是完全模仿他人模式,忽略了中国国情和企业现状。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得到员工的支持。很多项目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定目标久而久之这件事就流产。为什么?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1、实施的基础是什么? 2、实施初期核心工作是什么? 3、自主保全各阶段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相关部门如何配套? 5、如何提高员工参与度?
一、 TPM内涵进一步认知
二、TPM实施前的技术准备
1、前期管理
2、设备资产管理
3、设备状态管理
4、设备安全环保管理
5、设备润滑管理
6、设备维修管理
三、TPM的十个阶段简介
1、管理策划和承诺
2、推行管理计划
3、建立作业指导书以确定新的要求和标准作业
4、以培训转变企业文化
5、自主的维护计划
6、有计划的预防维护体系
7、改善整体设备效率(OEE)
8、收集和利用数据、改进预防性维护体系
9、设备评估(查核清单)
10、生产力的维护(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四、TPM组织及职责界定
1、TPM项目负责人:能力评定,确定项目需求,实施计划,职责
2、主管职责:监控,授权,促进合作
3、维护人员:预防性维护,建立数据,与操作工合作并提供技术支持
4、操作员:执行基本工作,改进建议,促进TPM
五、实施过程中问题分析
1、中层不重视?原因分析
2、员工不支持?原因分析
3、维护人员无法辅导到位?原因分析
4、点检效果不明显?
5、激励模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