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信贷风险识别与防控》
主讲: 陈建华老师 6课时
课程背景: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行业和企业深度分化、经
济运行中的矛盾叠加风险凸显;产能过剩持续蔓延且程度加重,企业效益持续下滑,逃
废债行为抬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连续多个季度上升,资产质量管控压
力巨大。
造成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一是信贷队伍中年轻人多、从
业年龄短,信贷风险防控经验少;二是信贷业务骨干大部分未经历过一个过完整的信贷
周期,缺乏全流程管理和资产保全的经验和方法;三是信贷从业人员所学专业多样化,
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不强,不能掌握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无法掌握客户有效资产的,不利于银行信贷风险的化解。
本课程将运用典型案例结合信贷业务贷前、贷时、贷后的尽职要求的分析和解构,帮
助参训人员厘清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对客户财务报告分析和运
用的能力,使整个授信条线力争做到:守住风险底线,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化解,
对潜在和现实风险的管控早于风险实质形成,有效控制最终损失;积极做好不良贷款的
转化和清收工作,加快结构调整,保障银行信贷业务的绩效发展。
课程对象:商业银行信贷客户经理及负责人,审查人员及负责人,网点负责人。
课程收益:
通过对信贷业务基本原则和尽职要求学习,掌握授信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客户准入的标准和风险识别能力;
通过对主要会计科目和三表的分析,帮助参训人员通过财务报表运用来理解和掌握客户
的有效资产;
对典型案例解剖,促进和提高从业人员对信贷业务法律规定的理解,降低信贷业务过程
中的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通过清收案例的分享,帮助参训者掌握清收的基本方法,提高清收工作的成功率。
授课方式:结构性知识介绍和典型案例分析、研习。
课程大纲/要点:
一、概述当前中国金融机构运行环境和状况(案例分析)
1、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经济的新常态
GDP增长速度分析
2、中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
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及传导趋势
商业银行与风险的关系
二、贷前调查——客户经营状况的风险识别与防控(案例分析)
1、尽调工作的依据与要求
2、授信申请受理规定和要求
3、客户准入的风险识别与防控
4、授信业务背景的风险识别与防控
5、客户经营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三、贷前调查——客户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财务报表的运用,案例分析)
1、财务分析的基本要求
2、资产类科目风险识别与防控
3、负债类科目识别与防控
3、“三表”风险识别与防控
四、贷前调查——担保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案例分析)
1、保证担保的风险识别与防控
2、抵押担保的风险识别与防控
3、质押担保的风险识别与防控
五、贷时工作——风险评估与决策(案例分析)
1、主要授信产品的特点与风险
2、授信报告撰写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3、贷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六、贷后管理(案例分析)
1、贷后管理要求
贷后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贷后管理的案例分享
2、问题类贷款管理要求与方法
问题类贷款管理基本概念、
问题贷款的行动策略及计划
㈢、不良资产保全——诉讼技术介绍
1、诉讼策略的制定
2、被告的确定
3、不动产善意的取得
4、抵押权的善意取得
案例:多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案例
注:本课为自编讲义,集中授课、案例分析,并根据实际课时对讲解内容作弹性调整